2006-02-23

吸一口「季節的味道」

站在整片文旦樹海下時,看著點點的白花,
聞著柚花飄出的香,和泥土散出的芬芳⋯⋯空氣傳來季節的變化。


 國中畢業後離開了家鄉到城市唸書,是大部分鄉下小孩都會面臨的人生過程,因為鄉下高等學校的選擇不多,我也不例外的有了這樣的人生階段,於是假日花上一、兩小時的車程,已成了求學時最深刻的印象。

 我很喜歡也很能享受坐車回家的路程,尤其是從學校回家的一路上⋯⋯,那是令人雀躍的。除了一解一星期五天學校生活的嚴謹氣氛,更令我欣喜的是,可以再走一次從車站到我家的那一段路。那段路走起來需要十五至二十分鐘,沿途只有五分之一靠車站的這附近有商家,其餘皆是果園和少數幾戶人家,最重要的是途中經過我的小學,那是我人生中記憶最深刻的一條路,沿途雖然戶數少,但是隨著季節變化總是有新鮮事發生!

 小學走路走了六年,國中騎腳踏車騎了三年,加上小學前的托兒所時期,這條閉上眼睛我都能走的路,最特別的是走在這段路上,只要透過鼻子聞聞空氣的味道,就知道現在的季節了!原因是距離學校和我家中間有一戶人家,平常沒什麼人,年節快到前幾天就會出現一堆人,拿著蒸籠忙進忙出的,這讓距離500公尺內的空氣中,隨時瀰漫著香味,有時是粿、有時是粽子⋯⋯依照飄來內容物的不同,就知道什麼節日到囉。小時候不懂誰需要吃那麼多的粿?那麼多的粽子?為什麼那戶人家時而有人、時而沒人?後來才知道那些東西是其他的的鄰居預定的。
 在鄉下買東西不一定要去是常買,尤其只有年節才會出現的東西也不一定買得到。大家為了省點做事的力氣,會打聽哪戶人家的手藝好,事先預定,於是那戶人家就成了大家託付的對象,也為我的家鄉印象增添一些色彩⋯⋯。直到超級市場進駐鄉下,人們有更多的選擇,「一家香,萬家香」的景象已不復見,這類只有節慶才會出現的服務,已逐漸被企業大通路給淘汰。

 少了人為的香味,大自然中因季節的變化所散發出來的味道,依舊迷人。文旦是家鄉出名的特產,每到三、四月開花時期,這條路因為兩邊都是柚子樹,所以到處都是柚花的香味⋯⋯,那味道是清淡的,不似茉莉花的濃郁,有點泥土的味道。站在整片文旦樹海下時,看著點點的白花,聞著柚花飄出的香,和泥土散出的芬芳⋯⋯ 讓人有處在夢幻的世界裡。

 離開了一個可以藉著空氣傳遞感受季節變化的地方,我進入了一年365天,天天與人、與車擦身而過的都市。空氣中傳來的是一個個急促的心情,和陣陣的引擎熱氣⋯⋯,我只好藏身於自己的天地,聞著超市販賣的香味,讓空氣這媒介帶著我回到一個平靜的心靈世界,讓我有能量繼續面對明天。(2003/08)

■看不見的寶藏

陽光、空氣、水是植物生長必備的條件,對人類也不例外。其中因空氣的無色、無味的特性,較容易讓人忽略,除非有惡臭出現,人們才會警覺。其實我們大部分都暴露在空氣品質不良的空間裡,例如汽車排出的廢氣、廚房的油煙、寺廟的香煙或二手煙、還有一些殺蟲劑、修正液、麥克筆⋯⋯等。

好的空氣品質是確保頭腦清楚的條件之一,種植樹木可以帶來更多氧氣,少使用清潔劑,多使用天然的方式清潔、除蟲,例可用麵包皮擦拭牆壁上的污漬、用舊報紙擦玻璃、用茶葉渣除油垢(擦拭餐具、爐具),將茶葉放於開架式烤箱加熱可除臭,還有保持室內通風,不要使用太大的垃圾桶,勤到垃圾,亦可在住家各處放木炭,可除臭也可除溼喔!

聽,夏天在哪裡?

夏天,以一種近乎放肆的形式存在著。不在冷氣機的隆隆聲裡,也不在風扇的馬達聲裡,而是藏在樹上的蟬叫聲裡⋯⋯



 窗外知了的吱吱叫聲震耳欲聾,提醒了人們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就來了。望著見不著身影的夏蟬,整個耳朵充滿牠們的叫聲,思緒隨著聲音飄到小時候的夏天⋯⋯

 童年在鄉下長大的我,夏天在我眼裡是悠閒的,因為鄉下人不會在夏天的中午外出走動,大家會避開酷熱的中午,等到氣溫涼一些,在繼續果園的工作。而我喜歡在大熱天的中午,躺在二樓房裡藤編的大床上,吹著電風扇,眼睛看著滿窗的綠葉,一棵仙桃加上一棵酪梨的葉子,正好把整個窗戶給鋪滿了。就視覺的角度來看,從二樓的高度來欣賞一棵樹,是再好不過的⋯⋯,加上這時耳邊傳來陣陣的知了聲,起了催眠的作用,眼皮就這樣心甘情願的快樂閤上⋯⋯,而這時候的爺爺,肯定就躺在仙桃樹下的藤椅上,搖著手中的扇子,任由瞌睡蟲一隻一隻的巴上他,直到完全被征服⋯⋯,我們鄉下的夏天,就在這樣吱吱的蟬叫聲過了。

 我認為夏天的蟬叫聲,是大自然的巧妙安排,它讓人們在炎炎夏日裡什麼事也不想做,身體透過聽覺而放鬆下來,心靈也因此感受到四季的變化,腦子就這樣安安靜靜地睡上涼涼的一覺。

 長大後來到都市,夏天變得煩躁起來。都市人口密度太高,除了一些緊臨行人樹、公園及有幸住在靠山邊的人們,還聽得到那蟬叫聲,一般人最常聽到的應該是:車子的引擎聲、冷氣的運轉聲、冷卻水塔的馬達聲、甚至是賣場炒熱氣氛的音樂⋯⋯。不同於蟬叫聲的是,這些聲音都是人為的,不分季節性的,它們藏匿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,讓我們隨時處在一種昏昏欲睡的夢裡⋯⋯它們沒有蟬叫聲的和諧,也無法提供一種節奏上的驚喜,更不是大自然的指標,它們是人類社會的產物,它們悄悄地委身於功能的背後,如影隨形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天的生活。

 我懷念夏蟬叫的日子,再吵的吱吱聲我都喜歡,因為那是生命力的展現,它,讓夏天的聲音被聽見。(2003/07)

■尋找宜人的聲音

 夏天是一個適合用聽覺的季節。炎炎夏日隔著窗,聽著陣陣蟬叫聲,想像外面被烤得冒出熱氣的柏油路,這是一個聽出來的夏天。

聽,對人是一種通往某情境的管道,它掌管人們的思緒。人類長期處在各種噪音的環境下,精神狀況會變得不好;而長期處在機器發出的規律運轉聲,腦筋會變得遲鈍。

 目前都市的建築結構,還有電器用品,讓人們必須承受更多的噪音。為了擁有好的環境品質,我們應該以自身做起:保養汽車以避免行駛時發出太大聲音,洗衣機要放穩以免造成太大的運轉聲音,電腦的風扇盡量選擇靜音不吵的,冷氣機盡量選擇分離式,還有以前的建築結構樓地板皆很薄,為了不影響你的樓下鄰居,請盡量幫傢具穿上襪子,以免因移動而吵到樓下的人,當然室內鞋也要注意,千萬不要穿木屐;如果門窗隔音效果不好,可以考慮改氣密窗,並且換厚一點的玻璃隔音較好,也可加上厚窗簾,並多種植些植物來隔音⋯⋯,總而言之,為了一個清楚的頭腦,及好的生活品質,先從去掉你生活中不想要的聲音開始吧!

偶而飄來一陣雨

我常迷戀於這短暫的一幕,而忘了植物「喝」到水了嗎?直到被媽媽提醒:「你在澆花還是在玩水?」



 我台南老家前有一塊空地,那是區隔房子和道路的一塊緩衝地。爸爸在緊鄰道路的邊緣,砌上一堵矮矮的圍牆, 像眾多鄰居們一樣,清楚標示出土地的使用權,也阻擋了閒雜人的逾矩。

 在這矮矮的圍牆邊,爸爸種了很多他心愛的植物;其中有一株蘭花最特別,約有一層樓高⋯⋯不,嚴格地說是被攀附的蛇木有一層樓高。自我有記憶以來,她就是一株比我還高的植物。綠色的細花莖攀附在蛇木上,頂端開著粉紅色的小蘭花。她不斷的往上長,一年比一年高,爸爸只好不斷地幫她加高蛇木,直到高出了那堵矮矮的圍牆,這時粉紅色的小蘭花終於可以對路人露臉了。

 露臉的粉紅色小蘭花,得意的向路人招搖著,像個美麗的小姑娘,不管路過的人是騎車或走路,總是不忘抬頭對她行注目禮以及發出讚嘆聲,這時心中不禁替爸爸升起一種莫名的得意⋯但可不是每一次的經驗都如此美好;有些時候也會因為她的高聳而引來一聲臭罵,原因就是因為她長得太高,每次澆花時為了顧及頂端的部位是否確實吸收到水分,常會波及路人⋯⋯造成〝偶而飄來一陣雨〞的現象,而引來一聲尖叫。

 鄉下的植物大多種植於泥土中,非花盆,且因空地較大,數量自然較多,所以澆花時是以拉一條水管,遠遠的把水利用手指壓住出水處直接噴灑過去。這過程是需要一些技巧的。首先必須有能力瞄準心中設定的標的物,不偏不倚的,以確保每株植物都被照顧到;第二,下手要輕,盡量不要讓水成柱狀衝出去,而是以霧狀方式噴灑出去,以避免因水本身的重力加上遠距離的噴射而傷到植物及沖掉泥土。基本上這是一項令人歡喜的差事,滿足了我愛玩水的慾望。

 望著從手中噴灑出去的水,因手的隨意晃動,而產生一幅美妙的畫面,像是水滴與空氣的一場舞會。它們興奮的舞動著,盡情綻放生命的光芒,直到水滴落到植物上的一刻停止。我常著迷於這短暫的一幕而忘了植物「喝」到水了沒?直到被媽媽提醒:「你是在澆花,還是在玩水?」

 離開了老家,我沒有那廣闊的花園,只有一陽台的植物,加上自己心中清楚地球的水資源需要珍惜,再也不能以澆花之名,而光明正大的玩水了,取而代之的是如何為節水而斤斤計較的心態。從留下洗米水到接下水龍頭的漏水,不為省錢,只為替缺水時多留下一點水,哪怕只是一小滴⋯至於那〝水舞〞的景象及〝偶而飄來一陣雨〞的場面,只好收在心中深處,偶而拿起來與姊姊說笑,成為我兒時甜蜜的回憶。
(2003.06)

2006-02-22

大自然的烘乾機

為了不讓自己孤拎拎的出糗,我們姊妹倆彼此叮嚀(監視)著對方的頭髮乾了沒?


最近因SARS病毒流竄,一種古老的殺菌方式,透過媒體的鏡頭,再次被喚醒,那就是熱呼呼的太陽。

太陽在我的記憶中,幾乎無時不在。它就像空氣充滿在生活的每個地方,從來沒有不見過。
小時候,媽媽總是會挑「大」太陽的日子,叫我和姊姊中午洗頭;洗完後,在太陽底下站著⋯⋯,而時間的長短視頭髮乾的程度。這時我們兩姊妹會挑個好地方,最好有樹蔭的地方,可以只露出一個大頭,然後像瘋婆子似的快速撥弄頭髮,期待髮絲上的水分快快蒸乾;一方面受不了被太陽的煎烤,一方面擔心萬一有同學騎腳踏車經過時看到⋯⋯,那會很糗。我們姊妹倆彼此叮嚀(監視)著對方的頭髮乾了沒?為了不讓自己落單,因為自己一個人站在那兒做這種事,看起來會更好笑、更滑稽。出糗也得有人作伴。現在回想起來,覺得我媽媽也太會利用大自然的能源了吧——烘乾兼殺菌。

「大」太陽的日子可做的事情多著呢!媽媽曬棉被,我和姊姊洗球鞋,奶奶端出一盤切好的蘿蔔,準備讓蘿蔔曬成乾,爸爸拿出油漆,利用這大好天氣補補剝落的牆壁⋯⋯

其實太陽所散發出的熱,是一種最容易取得的能源,尤其對接近赤道附近的人們。除了及時的利用,我們也可以將這能源收集,變成隨時可用的能源喔,就像已有多數人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、太陽能電池、太陽能街燈、交通號誌燈、電動車⋯⋯

當然收集太陽的光或熱是需要一些裝置的,若你目前狀況不適合,也別放棄及時的利用喔!好好的用它來曬曬衣服,盡量少用烘衣機,讓大自然的烘乾機,幫你烘衣兼殺菌。
(2003.05)

2006-02-20

送你一把泥土

不管是坐在行駛公路的車上,走在城市的行人道上,或是爬上一棵高到植入雲霄的樹梢上……
我們都不曾離開過那令人們視為黃金的泥土,它曾給了我兒時最歡樂的記憶。


 在鄉下長大的我,泥土是我小時候最好的玩具,那是我們鄉下小孩扮家家酒時,少不了的道具;只要你的想像力足夠,除了泥土再加上樹枝、樹葉、石頭或花朵...,要變出什麼樣的把戲都可以。不僅如此,除了門前鋪的柏油路,和房子前的小庭院,在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,幾乎都有泥土;它佔了我們視覺印象的大部分,也讓我們感受到它的氣味,那是一種來自大地的泥土味。

 長大後因為工作離開了鄉下,到台北這大都市,在一次和媽媽話家常的電話中,談起要去花市買土來種花……,她聽到時的第一個反應就是:種花需要買土?到底要種多少啊?去挖一點就好了……因為在鄉下取得一點泥土,是件容易的事,但在都市就難囉!就算運氣好找得到,也會不好意思挖,總覺得自己像是在做一件不道德的事。從媽媽的反應中,我深深的去思考,這是怎麼回事?都市的泥土哪裡去了?其實泥土還在,只是被一些東西給覆蓋住了。它們被重重的柏油(道路)和水泥(建築物)給覆蓋住了。像是一個人的皮膚被層層的膠帶貼住,不透氣、無法排汗、呼吸,也自行調節體溫。

 在「努力建設」的口號下,人們在追求經濟上的最大效益下、當農業不再可以維持一定的經濟效益時,工廠、大樓…一一蓋起,原本透過提供養分給植物而供養我們的土地,淪為人類經濟體制下的另一種籌碼,原本人和土之間的親密感,只留在美勞課中,與一包包的黏土互動著,和偶爾假日的踏青活動。

 我好想回到與泥土為伍的世界,透過那泥土的芬芳,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存在。土壤也有生命,當人類錯誤的耕種或使用(如土地管理、過度開發建設、戰爭…),都會造成它的死亡,也會影響到生活在土裡的生物,所以我們凡事得慎重,畢竟人類並非唯一擁有土地的使用權的生物。除了站在其他物種的立場,也想想我們未謀面的下一代吧!

 讓我們都有機會,能夠開心的站在泥土上,親親大地的味道。(2003/04)

2006-02-14

愛生氣的小毛球


 最喜歡牠胖胖的腳掌,鼓鼓的,像是握著拳頭的小手。每次和牠玩“剪刀、石頭、布”的遊戲,我總是能大獲全勝,因為牠無論如蹦何努力,也只能蹦出個“石頭”。偶爾努力讓腳趾分開、露出爪子,充其量也只是個小“布”,和我的大手掌比起來⋯哎呀,我又贏了。 

 最討厭牠的多話。從一早的叫人起床,提醒餵食、清理便便,到「有門就得開」的習慣,牠用聲音來表達自己一貫的堅持;而遇到令他生氣或不順的狀況,牠老是以吃塑膠袋抗議⋯⋯。最後,抗議總是有效。

 這是一隻不屬於誰的貓,「咪咪」只是人們與牠溝通時的呼喚聲,牠生活在牠的天地裡,偶而與我重疊。